兰亭序集

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三月三日春,书圣王羲之与太原孙统、孙绰、谢安、支遁,以及儿子王凝之、王徽之、王操之等四十一人,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。大家曲水流觞,饮酒赋诗。诗集由王羲之作序,序文的草稿,即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。


文徵明《兰亭修禊图》

文徵明《兰亭修禊图》(局部),1542 年

《兰亭序》(又名《兰亭序集》)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(353年)在会稽山阴兰亭雅集所作的诗序手稿,全文28行324字,以行书书写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其真迹据传被唐太宗李世民收藏后殉葬昭陵,五代时期昭陵遭盗掘,真迹自此下落不明,成为书法史上最大谜团之一。
现存《兰亭序》皆为唐摹本或石刻本。最著名者为冯承素双钩填墨的“神龙本”(故宫博物院藏),精准再现原作笔意;另有欧阳询临摹的“定武本”石刻(台北故宫藏拓本),以及虞世南、褚遂良临本等。这些摹本虽非真迹,仍完整保留了王羲之书风的神韵,尤以神龙本“之”字21种变化、章法自然著称,展现魏晋文人清逸超迈的美学境界。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巅峰之作,《兰亭序》对后世书风影响深远,至今仍是书法研习的核心范本。

[唐]冯承素 双钩填墨“神龙本”(故宫博物院藏)

兰亭序-唐-冯承素-神龙本

[唐]冯承素 神龙本《兰亭序》

冯承素,‌唐代‌书法家,活跃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高宗时期‌。他以双钩填墨摹写《兰亭序》的“神龙本”闻名,因精准还原王羲之原作笔意,被后世视为最接近真迹的版本。
兰亭序-唐-冯承素

[唐]欧阳询 石刻“定武本”(台北故宫藏拓本)

唐太宗得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真迹,命欧阳询临摹,刻石于学士院,拓赐近臣。五代梁移石汴都。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,德光中途病死,石弃于杀虎林。宋庆历年间(1041-1048年)碑被发现,置于定州。唐时定州置义武军,宋避太宗赵光义讳,改义武为定武,故此石刻被称为《定武本兰亭》。《定武本兰亭》又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。宋代以来《兰亭序》刻本众多,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。
兰亭序繁楷1
兰亭序繁楷2


拾光者带你一起领略圣人的情怀:听-兰亭 | 写-兰亭